广钦老和尚访问记

广钦上人行持语录(三)

日期:民国70年1月初7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清晨,╳╳师洒扫毕,坐在福利社前石椅上念佛,老和尚说:“如果我们自心安定,则自然没有事情,每天心定神足,心无所求,但随缘一天过一天,心里自然快乐、欢喜,这个就是西方境界,西方何处求?西方即在吾人的内心。反之,心若不安定,则常常会有事情发生,到那里都不会安定。”

日期:民国70年1月8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老和尚在客堂对一群出家众开示:“在胎、卵、湿、化四生中,我们每个都曾去做过,在别道中受完业报,投入父母胎中转为人身。所以,今天我们所得的这人身是从那一道来的,我们不知道,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业障来,若不知归命佛、法、僧,持斋、戒杀,勤心念佛,此身受报尽,将转入何道,自己也懵然不知,带着新的罪业而去,如此一去,人身也就难保。”“出家人与俗人究竟不同,粗衣淡饭,行住一切从简,以去贪念,消除业障,若是在斤斤计较吃好、穿好、住好,则令智慧昏昧,徒增妄念业惑。色、身、香、味、触、法,还是属于六道沉沦中事,是以出家人,食但果腹,衣但蔽体,不要汲汲于衣食事,因那是属于四生的种子。”“出家人和在家人不同,在家人有争夺心,同是一件东西,譬如我手中这顶帽子,如果我说这是一顶帽子,大家都不会要,如果我说这是一件宝,大家就过来争夺,而出家人的宝,是西方的极乐世界,金银、琉璃七宝世界,并不在这里。”“不要说这色身是我,这色身是要来这受娑婆苦,而这个心,却是要佛心出来应对一切。”“菩萨度众生、感应众生,都是以无形相的方式,在不知不觉、自自然然中度的,并不一定用语言或行动,在有相的度众。像佛殿中的观世音菩萨,在那里端坐无为,却度了许多众生来拜佛。”“修行成佛,行菩萨行,乃至广度众生,都是靠我们内心愿力,如果内心的愿力坚强,必能度过重重难关而心不退转。如果确实是脚踏实地,有行持到那个程度,自然佛菩萨都会感应拥护,天龙八部亦都会拥护,而达成愿望。”

日期:民国70年1月9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上午,信徒郑╳╳来请示佛法。老和尚说:“人是带业来的,来这娑婆世界,受轮回生死烦恼苦,受五蕴之苦,眼睛贪看好的,耳朵贪好音声,舌嗜美味,成天只知道要如何经营,要穿好、住好、睡得舒适,在世俗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以为人生只是为了享福作乐而已,殊不知这番作为乃是造业,造了一些贪业,带旧的业来,再造新的业去,而人身也就再难得了。而佛法中的作为,是福慧双修,是把自己的身心付出,全为了利益他人,不着形相,而不是贪一己的私利,虽不为己,但在为人之时,同时利益了自己,是自利利他。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做种种的事务,穿衣、吃饭、睡觉等等,但这些都是有形相的生死因,必须还要了解,我们尚有一个不可见、不可闻的一面,那一面并没有在看、在听、在吃,或在做什么,是一条真正解脱的路途。我们带恶业来到这个娑婆世界,要晓得入佛门,由佛法中找到一条解脱的好路回去。一个人在生之时,若不能得到解脱,则死后不可能得到解脱。”老和尚又说:“世间的父母子女,乃是相互债主,今世作你的父母,抚养还债,他是则作你的子女,受你的养育,如此,一世一世,怨亲相继,彼此互养,无有终止。而出家乃是要断绝这条生死债缘,将世俗爱别离苦的亲情,转为度这些亲人来归依三宝,同来念佛、拜佛,度他们出娑婆世界,免生死轮回苦,这样才叫大孝报恩,否则,父母未度,这点恩情,还会使我们再入娑婆度他们。实则无始以来,世世相生,六道中都是我们过去的冤亲眷属,因隔世相远而忘失,今生为父母兄弟,来世可能为冤家债主,有的甚或堕入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三恶道中,所以,我们度众生,必须怨亲平等,慈悲一切,现世父母、兄弟固为亲眷,一切众生亦为过去生的亲眷,固要发大悲心,誓度一切众生,像大愿地藏王菩萨一般,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像这样怨亲平等度众,把现世父母兄弟亲眷,也视作一般众生,平等度化,在这种基本的态度上,为度亲人而与俗家亲属来往,亦不属攀缘。”

☆ ☆ ☆

午后,天雨风寒,亦无游客信众上山,大殿寂然,╳╳师正抄写八大人觉经,老和尚唤╳╳师过去,谓之曰:“我们出家受戒,乃是要除去我们在世俗社会中,所薰染的习气,革除贪念,修忍辱行,不可再以人非我是,或我非人是的观念来处事待人,那是一种社会习气,必须改掉。如果人家说得有道理,我们可听一听,拿来做参考,如果说得没道理,那就把它放一边,不起烦恼,这就是一种忍辱智慧。否则,若起我是人非,就是胜负我执的心,凡事必欲占上风,无明烦恼便生,这就是一种愚痴。”

日期:民国70年1月10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午后,有信众徐某两姊妹来皈依,顶礼师父后,老和尚在客堂即对两人开示:
“我们来这世界是带业而来,若不知皈依佛门,找一条解脱的路走,仍是迷迷糊糊的为衣食住等种种贪念,而造无量恶业,如此带旧业来,又带新业去,这番下去,四生中便有我们的一份,而人身也就难得了。”
“今天,两位既然晓得来皈依三宝,便也知道要戒杀茹素,不造杀业,有所约束,不造四生轮回生死因。否则,若不知皈依佛门,在世俗社会中,无所约束,随着习俗恣意宰杀啖食,你杀他一命,来日必还一命,因果不失,不知又要造多少生死业。你们既来皈依,师父开示几句,得知道皈依佛门的意义,否则,皈依毕,拜拜佛便回去,也不晓得皈依三宝是要干什么?有什么意义?图具形式,便一点作用也没有。”
“你们以后可常上山来,拜拜佛,看看师父,多亲近佛法,社会的意识观念要尽量淡些,在烦恼时,要一句佛号提起不断,这样念头才有个归处,烦恼才能对治,一句佛号一直念下去,则烦恼自然渐息,智慧清明,便能走出一条解脱路,免再堕入生死轮回,而我们这趟人生走一遭,才有个目的。”
“要知道,我们这个人身,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得这个人身,便要过人身劫,利用这个人身,来度我们种种的贪念,来度我们的生老病死苦。要知道,佛菩萨是由人身修行而成就的,三恶道也是由人身造业而去的,我们这个人身,包含了十法界,为善为恶,超升下堕,全由这个人身,这是个转捩点,是个劫数,不可忽视。”

徐╳╳指着对面坐的妹妹,对老和尚说:“我这妹妹是台大哲学系毕业,留美四年,专研哲学,尤其对佛学颇有涉猎,现已取得硕士学位,想自己走出一条路,以佛学为基础,来教东方哲学,在美国弘扬佛法,师父认为这方式行得通吗?”老和尚摇头说:“不可能,一个大学毕业出来的知识份子,或是一位思想很丰富的学者,想以居士的身份,用自己的的思想形式,来弘扬佛法,那是不可能的事。”徐╳╳对老和尚说:“我现在想再出国继续深造,取博士学位,师父认为如何?”老和尚说:“不必出国了,到佛国来留学才有了脱的一天。”

“到佛国留学?”徐╳╳问。

“是的,出家。”老和尚说。“出家!哦!”“你到美国去,再怎么念,怎么钻,都是尘劳,只是徒然为自己多造点业,到头来也是一场空幻,你不可能由那里得到安乐解脱,只有烦恼、妄念越多,那些形式上的社会意识观念,会缠缚得你动弹不得。”老和尚继续开示说。

“对!对!对!这个我有同感,在美国四年,真吃尽苦头,哲学方面的书,实在是太多了,那些思想观念,真的把我的头脑塞得都要爆炸,而且使我无所适从,觉得从这条也不对,走那条也不对,想自己走出一条路子,又不知从何走起,也走不出来,在那里钻来钻去,钻不出个所以然来,每天头都很痛,生活又紧张,实在痛苦之极。”

“所以说,叫你出家,社会上的学问,不论是科学、哲学、医药学,都是形相上的学问,是治标的,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脱。”老和尚说。

“既然如此,那我改从职业上去发展,自立更生,自己独立生活,不必仰赖父母,师父认为如何?”

“你要致力于事业上,固然是好,但是你必须考虑到,你把你的时间、精神耗在职业这条路,到最后,是不是能得到一个好结果?能得到解脱?能得到解脱?否则,迷迷糊糊的投下去,也不过是另演一场戏而已,这样子,这条路便也不是个好路了,出家学佛,才能从娑婆世界中,走出一条解脱安乐的路,才会有个好结果。”

“我也想到要出家,可是总觉得自己肚子空空的,所以不敢来出家。”徐╳╳答。

“要出家,没有东西才好,如果你还有什么东西,那就不好,出家学佛是没有文字相,也没有形色相的,这是一条解脱的路,心无挂碍。你在外国求学,是不是也要帮人扫地、洗碗、作种种杂务来过生活?”老和尚说。

“是的。”徐╳╳答。

“来出家也是一样,不论你是大学生、是博士,还是不识字,也是要从扫地、劈柴、煮饭等杂务苦行开始,慢慢消除你的业障,渐渐的智慧清明,而得到解脱。过去的佛菩萨,他们是这样做、这样修,而得到解脱成就,我们现在循着过去诸佛菩萨,所修习的路径而修,自然也会得到和佛菩萨相同的结果。否则,怎么称为学佛?学佛便是随过去诸佛的作为,修习而学,而不是把学佛挂在嘴边,写在文字上,放在学术思想研究上,便能成就的,那是断不可能的事,修行是修心,是脚踏实地,实际的身心修持。”老和尚说。

“要出家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没有世俗烦恼,可是,总觉得父母太辛苦了,这样对父母实在无以为报。”徐╳╳道。

“要得到父母同意而出家,那是不可能的事,父母亲眷都是希望我们和他们一样,走那条生死的路,既然我们也知道要图报亲恩,就应该出家走了脱生死的路,把父母引度过来,免其生死轮回苦,令他们得到解脱安乐,这才是真正的尽到孝道,如果要以世俗的方法来还尽孝道,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在这娑婆世界,一代一代所走的路,都是不离其辙,而结果也不出生死轮回,假设你现在不出家,顺父母的意思结婚,对象若不理想,父母也为你难过操心,对象若是适你的意,是否也同时合父母的意?若不能,岂不又徒增父母的难过和失望,这样,你将再以何方式,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出家修行,能度脱父母,度历代祖先,也能报师长恩,所谓能上报四重恩,这样,我们人生走这一趟,才有个目的,有个价值,也才有一条解脱的路,否则,懵懵懂懂的乱闯乱走,再堕入四生轮回中,也就枉费我们这个难得的人身了。”两姊妹听了老和尚开示,非常的欢喜、感动,顶礼而去。

日期:民国70年1月11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有美国留学生施姓皈依弟子,来函请示师父,有关科学家和一些宗教家,对于宇宙的起源,有关科学家和一些宗教家,对于宇宙的起源,与未来的发展之看法。施函中表示,目前科学家对于宇宙执有两派论点,其一,谓宇宙里有无量的银河,每一银河里,有无量的星球和太阳系,而这些银河不断的向外膨胀,旧的银河膨胀,又消失了,新的银河又产生出来。另一说,谓宇宙的银河向外膨胀,是会有一止境的,到一时期,所有向外膨胀的银河将会收缩,这样,一膨胀,一收缩,循环不息。这两派的论点,以佛法观之,不知何者为是?老和尚嘱弟子覆函谓:“以佛法的智慧来观这宇宙,并无所谓的大小、限量,膨胀或收缩,这宇宙的一切,都是吾人自心幻化出来的虚幻色相,是有生有灭的,是变化不定的,不是恒常如此。”

☆ ☆ ☆

午后,狮头山╳╳寺,╳╳法师一行四人上山参拜老和尚。在客堂顶礼老和尚后,便对老和尚说:“请师父开示。”“念佛,修苦行,扫地,煮饭,捡柴...”老和尚答。“师父对出家人念书的看法如何?”再问。“出家是无色相的,是粗衣淡饭,是信愿行,没有在讲求吃好、穿好、睡好、或是去念书,这些是属于社会习俗的形式。我们出家就是要从衣、食、住中去掉我们的贪念,粗衣淡饭,修一些苦行来消业障。过去的佛祖、高僧,他们并不识什么字,可是他们靠他们的愿力,由这样修行过来,最后自己开悟出来的。我们学佛就该以过去诸佛、祖师修习的方式,来作我们修习的榜样,这才叫学佛…学佛的榜样。否则,只一味的念书,念到最后钻不出来,那些秀才、大学士、有学问、有地位的人,他们要是进佛门,还是要从扫地、劈柴,学我们拜佛、念佛起步。”老和尚说。“我们念佛常常昏沈、散乱,这是为什么?”“没有愿力,如果有愿力,自然会将我们在社会中放逸惯的心,收摄起来,一心念下去,妄念自然就消失。”“有人说,诵戒一定要在规定该诵戒的那一天诵,过了那一天便不可诵,师父认为如何?”“诵戒,必须熟谙戒本,则自然每天都有戒,只要有愿力要持戒,自然心里会晓得自己的持犯,否则,依文诵戒,天天也诵不完。”“师父认为持午是否易持?”“易持。这要看自己的能力和愿力,有愿力自然易持。”“有时想,时间实在太宝贵了,所以舍不得睡觉,晚上整夜静坐念佛。”“行不通,要睡好,精神足才好念佛。”老和尚答。

日期:民国70年1月12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老菩萨传╳师,由菜园挑回一堆芥菜,大伙儿在大殿旁的空地上挑检,师父指着那堆又肥又大的芥菜说:“我们这些菜是最好的,没有洒过农药,外面卖的菜都洒过药,吃了对我们的身体很不利。我们出家修行要舍贪欲,吃只吃得饱,穿只穿得暖,这样就好,并不是要贪求吃得好,穿得好,睡得舒适,要粗衣淡饭舍悭贪。自己菜园种的菜,又营养,又无农药,又不花钱,若不懂得出家生活的意义,还要贪享口欲美味,到外面去买各种形形色色的菜,煮得满满的一桌,像宴客一般,大嚼一番,不但吃了对身体不利,又花钱损福,不但不能消除口腹的贪欲业障,反而助长贪欲,与世俗人无异,那又何必出家?”

日期:民国70年1月14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上午,有慈航堂╳╳等师徒六、七人,上山参拜老和尚,在参观三圣殿工地后,便离去。传╳师对老和尚说:“现在交通发达,参学的人可真方便,古时的人要参学,就得万里行脚跋涉,沿途还要遭忍冻受饥之苦,有时还遭盗寇的侵犯,到了寺庵,还要受到诸多的挑难,可是,他们却不以为苦,道心反而更坚固,像‘一梦漫言’中见月老人的参学就是这样。”老和尚说:“以前的人求法,虽然受尽辛苦,但却能藉此增加身心的能力,做为他们日后担负宏法度众的资本。师父年少时,参学行脚四方,也是历尽饥疲,加上病魔缠身,也是这样磨练过来的。只要有实际的修持,自然有诸天护法的拥护,否则,师父整天在这里闲坐,又凭什么每天那么多的信众上山礼拜?”╳╳道:“见月老人后来能得三昧老和尚的重委,扶树戒幢,广传律法,任劳任怨,实在得力于当初参学时的磨砺。”老和尚说:“不错,我们参学,并不是在参别人能给我们什么厚待好处,是要从别人的亏中去参,才叫做参,不吃其亏,参不到东西。所以,忍字非常重要,不但要忍一切的劳苦,更要忍一切的辱,别人怨恨我们,我们还得用一句阿弥陀佛跟他结善缘。只有能忍辱,才能启开大智慧。”

日期:民国70年1月16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圆╳法师与信众十多人,上山请老和尚开示学佛门路。老和尚说:“念佛。”“如诸位在家居士,要你们粗衣淡饭,学做佛,那是不可能的事,大家也是走文字般若、参研经典的路。所以,诸位在家学佛,还是以念佛为根本。不要看念佛很简单,业感重的人,念佛会念得索然无味,而起烦恼念不下去,所以,各位如果能一句佛号,一直念下去,那也不是简单的事。”老和尚说。

☆ ☆ ☆

有居士林坦平,八十四岁,曾于去年五月间,身体不适,一度心脏休歇四十多秒,全身失去知觉,又复苏醒,自谓死而复生,上山请求师父指示人生之道。老和尚回答说:“像居士这般年纪,实应放下身心,一心念佛,不要再留恋这个假壳子。”居士说:“当时,我是都放下了。不过,我现在还有个愿,在无量寿经中的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有言,凡一切有情众生,不论蜎飞走兽,只要临终时,闻到阿弥陀佛圣号,便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所以,我认为念佛靠佛力超离娑婆世界,比那些靠自力的禅宗等,更来得稳当、速捷。因为,我对无量寿经中的弥陀四十八愿很有研究,所以希望能把它写出来,这样,我便能放下,安心的走了。”老和尚说:“放下,并不是口头上的放下,是要临终时,正念现前,没有一点家庭的意识,没有亲眷家属的爱别离苦,这才叫放下,如果还存有那么一点家庭意识,那还是生死轮回。要知道,我们来到这娑婆世界,是带业来的,在这娑婆世界中,走入佛门,找一条解脱生死苦的新路去,不要再为贪想衣、食、住的舒适,而更造一些新的恶业,再重入生死轮回的旧路中。不要贪长寿,如果不会修,不会要走解脱的路,即使活了两百岁,也不过是多造一些业,两百岁一过完,还是要生死轮回。我们这个身躯,是有生有灭的东西,终究要毁坏,是无法让我们永久依赖的,要看破,要放下,而我们这灵灵觉觉得灵性,才是不生不灭的。”

“我们既得人身,不要辜负这个人身,知道要走解脱的路,则成佛做祖靠这个人身来修,不知道要修,还为这个身躯的衣、食、住、行等的享乐,无所不用其极,造无量的恶业,那么三恶道中、四生之内,也有我们的份,所以,这个人身实是转捩点,是个人身劫。”居士说:“我一向是念佛,希望能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西方。”老和尚说:“念佛要有愿力,西方怎么去?西方是靠我们这个要往生的愿力到达的,没有这个愿力,是不会达到。但是,你不要以为西方是在多么遥远的地方,其西方是很近,就在我们的心头,否则,西方那么远,要怎么去?临终念佛,那句佛号就在我们的心头。”

日期:民国70年1月17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清晨,有一位衣着入时的女士上山,入得大殿,四下张望一番,见到一位出家师父,即问洗手间在何处?那位师父以手指示之,女士头也不抬,便说:“带我去!”等方便回来,恰遇老和尚入大殿,及正面对老和尚说:“你就是广钦?”老和尚点头回答。“我远远一望,便知道你是广钦,听说你会看相,你看我是谁?”“我不知道,我不会看相,你会看相?你看我是谁?”“我看你是高僧活佛的脸。”女士答。“噢!写在脸上!”“你看我像什么?我的命好不好?” 女士问。“你的命很好,像有钱人的太太。”“凭什么看?我的脸?我的气质?”女士问。“我由你的衣着。”老和尚答。“我的衣着?衣服是外面的东西,怎可凭据?那我这套衣服给你穿,你也变成有钱人的太太。”“出家人不穿俗家衣服。”“为什么你不说,我是有钱人家的女儿,而是太太?”“我看你不像,结过婚没?”“我是学生,在德国念书。”女士说。“你不像学生的样子,学生应该是像他那样。”老和尚以手指向正在会客室看书的中学生。“好!不过老和尚,佛法中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说法,但是空中还有一个妙有。”说完即起座,昂然向门外走去。“噢!你也谈心经?喂!空即妙有,空是...” 老和尚语未竟,来客已无踪影。在旁伺候的弟子,见此情状,颇为来客的倨傲而愤愤,即对师曰,“这位小姐真是狂傲,目中无人,...”老和尚马上以手制之说:“事情来时,我们依当时的情况,斟酌情势,当面应对,但事境已过,便须放下,若再提起,论是论非,批评好坏,便是造口业,就是我们的过失。别人好坏是别人的事,我们不必把它带到我们心里来烦恼。”

☆ ☆ ☆

承天寺对面南天母,正在开发,起造别墅社区,╳╳师恐日后社区繁荣,人烟密集,承天寺遂成观光地区,而破坏这修行道场的宁静,镇周旋在游客间,不得安宁,向老和尚曰:“等此处成观光区后,我便要往深山迁移,另觅清净道场修行。”老和尚说:“此处繁荣尚要四、五年的时间,将来若成为观光地区,对我们修行不但没有妨碍,反而更能成就我们的苦行。修苦行的人要有气魄、有愿力,不怕吃苦,各种境缘,都须亲自从其中历练出来,才晓得实际的情况,智慧才能明朗,遇事才能无碍,否则,没有愿力,怕吃苦,畏首畏尾的,身心都被束缚住了,智慧如何能开?”“...”“此外,我们还必须有不怕别人批评的气魄,只要心正,就不怕走歪,即使别人走歪,也不会受其影响。如果一个人做事畏首畏尾的,怕别人批评,见人私谈,心便不安而起猜疑,以为人家在说他什么,那是没有见识、没有出息的人。”“对人普普通通就好,没有特别好,也没有特别坏,无好无坏,平平就好,这就是修行,否则便不称为修行了。”

日期:民国70年1月21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老和尚禁语前对人众开示。由于数月来,每日应客说话,师父身体已疲乏至极,中气虚耗,日前又闻乐果老和尚圆寂,而兴往生之意。今早,由当家师领众,搭衣持具,至和尚寮,请老和尚慈悲住世,并禁语调气。老和尚说:“今日起,我将禁语,诸位当和众,共同为常住努力,凡事须忏悔自己的不是,要修忍辱,不要起人我是非的争执,这样常住平静无事,师父禁语才能放心。”“我们出家修行,就是要修这些无始来的悭贪习气,要粗衣淡饭,厨房中能吃的东西,不要糟蹋,常住中可以用的东西,就必须加以利用,要为常住节俭,能省则省,不要有这是你的东西,或是我的东西这种分别心,出家人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一切都是常住的。更不可将常住的东西,或是自己出家后所积得的一些储蓄,拿回俗家亲眷,这样不但没有替他们植福,反而更替他们折福。”“如果出家不晓得要吃苦、舍悭贪,讲求吃好,讲求安逸,那又何须来出家,又与俗家人何异?我们吃饭不讲求美味,就是舍口欲之贪,凡是能吃就吃,能吃饱就好,这样才能舍悭贪,开我们的智慧。以前,我们在大陆承天寺修时,寺中共有百多位僧众,每日,一清早便到菜市场,捡那些别人不要买的菜叶回来煮,每人吃饭就是一盘罗汉菜,那像现在,花花绿绿的煮那么多盘,任情的吃,而且生活还求享受,不会为常住省钱。像以前在本寺的出家众,山中有柴枝不去捡,偏要花常住的钱,去买煤炭来烧,还得从山下请人挑上来,费钱又费力,自从传闻师来了以后,才不辞劳苦,开始上山捡柴,日用杂品都由山下亲自挑上山。”“现在,寺中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职事,各人负责好各人的工作,不要去干涉他人,有事情,不要坚说是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样就会起冲突,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不会和平。不管别人说我们怎样。都要承担下来,要惭愧说自己的不是,这样才能和合无诤,切不可责说别人的不对。”“担职事的人,要有不怕别人讲话的气魄,如果畏首畏尾的,怕东怕西,怕别人讲是非,整个心被束缚得死死的,这绝非解脱之道。尤其是做厨房职事的人,更须以忍辱行,来对治我们的无明烦恼。厨房是杂务最多,是非最多,最容易让人起无明烦恼的地方,我们在厨房要修些什么?就是要以忍辱,来修治这些烦恼,降服我们的无明,这样才能开我们的智慧。否则,在厨房当职事,不会忍辱,不会惭愧自己的不是,事事与人争是非,所起的无明烦恼,比俗家人更厉害,这样,煮一辈子的饭,也不会出头。以前,文殊、普贤菩萨也是这样,行大誓愿,是在厨房修成的。在大陆承天寺用斋时,都有法师向大众开示,让大家能了解修行的意思所在,起惭愧心,勇猛精进。”“现在寺中的诸位,都没有贪念,而且每一位都很尽心自己的职务,都在为常住努力,所以,护法诸天都有在拥护我们,否则,师父每天就坐在这里,自自然然的,也没有在做什么佛事,凭什么建道场,而且,大家都能平平静静的修行?照目前这种情况下去,对承天寺也有个好处,就是在未来的劫数变动中,承天寺会免过这个劫难。”知客师说:“请师父住世度众生,尤其寺中这批新出家的,仍然须要师父的引导。”老和尚说:“度众生?现在的人,越来越奢华,贪念炽盛,离佛法越来越远,众生那么多,要度怎么度得完?师父不识字,但是你们却能跟随师父修苦行,都很孝顺师父,依照佛法认真在行,师父也尽量维持这个色身住世,但色身终是有坏的一天,等到这个假壳子不能再住时,我也无法勉强。”老和尚接着又说:“今日起,我就禁语,交代大家的一些话,切要记得,彼此要含忍合作,凡事都须惭愧自己的不是,切不可责人非,致生争端,大众合和,清净修行。”老和尚开示毕,大众起来顶礼师父后,便退下。

日期:民国70年1月27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老和尚在客堂,对╳╳师开示:“如果我们能把这个心修得清净,无业垢,那么临终时,这个‘心’便投入莲花,由西方莲花池自然化生,而不由父母精血的秽体,由父母体生的还有生死轮回。”“忍辱是修行之本,戒中也以忍辱为第一道,忍辱是最大福德之处,能行忍之人,福报最大,也增加定力,消业障,开启智慧。”“在家人的习性,是凡事分别是非、曲直、对错争常争短的,恶心相向,出口如剑,而出家人就不同了。出家人要忍辱为本,慈悲为怀,事无分是非曲直,甚至无理的事情,也要以婉转慈悲的心,学忍辱吃亏,一切能容,才是出家人的德量。”

日期:民国70年春季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老和尚开示:“两堂课诵在训练精神,每堂课诵,均有一切龙天、非人孤魂等众在听,有因此而得到超生的。这样,我们也会得到自心的安乐,冥阳两利。”“对于他人的侮辱,能忍下来,便是我们的福报,以后还会慢慢的开智慧,忍辱也是在开我们的智慧。”“修行须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一天过一天,无挂无碍,无忧无恼,这样才行,若还执着我在进步,或做了多少功德,会起我慢贡高,还是很危险。”

日期:民国70年5月1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下晚课后,众师兄弟向老和尚顶礼请安后,╳╳师问:“如何得六根清净?”老和尚答曰:“我们修行,便是要修六根对六尘所起的分别烦恼,分别善恶、好音坏音种种等,这种分别就是六根不清净。修行就是要修这些分别烦恼,直至六根对六尘没有分别,才是六根清净,才能五蕴皆空。”“譬如说:别人骂你,那是消灾,给你不好的脸色看,那是‘最上供养’,要没有分别,如获至宝。对厨房的饭菜,如果嫌好嫌坏的挑剔,自己本身会损福,反而还会增加煮的人的福气。在厨房领职事的人,要拿出观音菩萨斗罗汉的精神,不管有多少人来吃饭,总是要想办法弄出来。修行便是在修每天的烦恼。”

日期:民国70年5月13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老和尚对出家弟子开示:“做为一个出家人、法师,是要在日常生活,衣、食、住、名利等,各方面放下,看得破,淡泊一切,由自身的种种作为表现,去感动众生,去做一个天人师的表范,赢得众生的恭敬,更以此苦行利他的胸怀,去圆满他人,利益他人,感动他人,才是一个出家人的行仪,与度众的正确方法,而不是耍法师的架子,要吃得好,住得好,样样去烦劳他人。一个法师若是对自身的衣食、名闻、利养各方面,样样不能彻底看破,放得下,那么他在自度度人的方面,还是存在种种困难。”“一个修行人,在自度期间,必须衣、食、名、利、世间情爱种种,均能放得下,看得破,可以无挂碍,可以自处解脱,而不受羁绊,不受缠缚,才是自身已了,才可以出来度众,接受供养,再把此供养转施为利益众生的事业。”“施主供养,布施的功德遍十方。受供者,三心未了任意恣食,不怀惭愧,视之理所当然,那么披毛戴角,还有你的一份。”

☆ ☆ ☆

下午老和尚在客堂对╳╳师开示:“现在的寺院经营,或是度众的方式,大都是不如法的,要如法,只有反求自己,自度成就,众生见了自然起欢喜心,所说的话,都能被众生所信受,且天龙八部自然拥护,度众利生,不是在口头言语上度。”

☆ ☆ ☆

老和尚说:“什么叫庄严自己?不起无明是名庄严,内蕴谦卑,慈悲的涵养,行动如仪,是名庄严。”

☆ ☆ ☆

老和尚说:“我们自身若不修持,不为常住、众人效力,不修福慧,不修戒定慧,则天人远去,龙天不护,自然业障来集,心不能安定自在,便滋生种种事端,落魔窟。反之,则善神界神、天龙八部来相护法,磨障不临,自然心得清净,安定自在。”

日期:民国70年5月17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晚殿后,老和尚在客堂对寺众开示:“吃东西时,想想这些东西是从那里来的?怎么来的?想想自己有没有修?若不怀惭愧心,就是嫌一句不好吃,也是损福。”“尽心为常住,功德种在寺院,来世还会有福报到寺出家,保住出家的身份。”

日期:民国70年6月16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老和尚在客堂对╳╳师说:“你看弥勒佛、布袋和尚,他有多大的慈悲度量,如果一个人没有度量,吃不了一点亏,受不住别人的一两句坏话,就是没有修行。西方不是普通一般人都能去的。”

日期:民国70年6月25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傍晚,信徒走后,老和尚在大殿外对╳╳师开示。老和尚说:“修行是修在那里?在结人缘,东西给人吃,结缘不计较,凡是忍让不计较,再坏的人,甚至连一只小鸟、小动物,也要与他结缘。没有人缘,或是相见人不喜,皆是前世没有和人结好缘所致。今世广结善缘,来世便能得到福报,像师父的福报,也是过去与人广结善缘而来的,所以这世,人人见到师父,都会起欢喜心、供养心。”

日期:民国70年8月4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老和尚在客堂,对大众开示:“出家了生死,是要去一切的悭贪,我们粗衣淡饭,就是要舍贪,吃只求果腹,衣只求蔽体御寒,如果还贪色、声、香、味、贪睡...等,这都是一种痴迷,会堕在四生之中,舍弃贪、嗔、痴,心地才能明,临终时,西方才有份。”“承天寺较不自由,有种种束缚,但这却保持承天寺的规矩、庄严。苦行中磨练出来的解脱自在,才是真正的自性西方境界,自此脱去,直接往生西方,这才是究竟的。”“此心能安,随处均能安,此心不能安,则到天堂也不能安。”“人寡过,便能减少业感,心能安定。出家要知因果,要惜福,能吃的东西,万不可丢弃,否则,下世转成猪、狗、鸡、鸭再来补吃。”“在这娑婆世界中,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要去贪恋它,这样才能有一条解脱的路,临终时,直往西方。”

日期:民国70年8月10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老和尚对╳╳师开示。老和尚说:“烦恼恰如一阵风,来无影,去无踪,无可捉摸,心里有事,就会出毛病,心中无事,一切不会出问题。”

日期:民国70年8月11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上午,老和尚在客堂对一些出家弟子开示:“出家人须和众,对信徒要能圆出家人的过,要以‘和合僧’的姿态,以‘僧无过’的立场示人,一来安定内部,二来维护僧团,令众生恭敬三宝,不毁谤三宝。”“出家人要忍辱,要修无我,如果‘无我’则‘无诤’,亦没有分别谁好谁坏,对众人就像对一个人一样,没有分别,一视同仁,没有在计较我是他非,如果有一个‘我’,那问题事情还多的。”

日期:民国70年秋天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老和尚开示:“当我们在论说他人是非时,不是他非我是的事实,而是我们的耳根、眼根,在纳受分别外物,是自家贼在劫功德财,我们修行就是要守住六根门头,别让他在声色上追逐,这样,烦恼就进不了门,时时紧闭六根,耳装聋,听若无闻,眼装瞎,视若无睹,鼻不拣香臭,口不挑精粗,耳不贪美言,眼不贪境界,自锁家门(即锁自家六根门头),专意念佛、拜佛、看经、静坐,打扎自身的功夫,那里还有闲情对外攀缘?”

日期:民国70年秋天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老和尚说:“初出家的人,都带着一身的习气业障,妄念纷飞,心猿意马,不受束缚,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而现在出家修行,就是要把这些旧模式翻成新的版样,将原本已习之为常的习气,转成负载道法的行仪,即所谓的出家要有所戒,戒就是因果,有所约束,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有戒即有定,有定即能发慧,天龙八部自来相护。”“而修行最先就是要摄住这个心猿意马,随心所欲的心,不让它出去放逸,这是不容易,但我们要发愿,为消这些无始来的习气罪业,要提出勇气,努力修苦行,难做的,要去做,别人不愿做的,我们要去做,发愿自己要成就,像阿弥陀佛一样,如此的信愿行,业障才会消。业障消,则做任何事情都愉愉快快的,不觉其苦,虽住娑婆界,犹如西方境。”“修行的路,虽然艰辛,不如俗家自由,但却载着我们步向西方,去见阿弥陀佛。”

☆ ☆ ☆

“所谓修苦行,亦就是惜福,不糟弃任何可用的东西,吃的、用的,都要能化腐朽为神奇,才是功德,才是修福慧。”“俗家人的功德福报,是享得尽的,而出家人的功德福报,却能生慧,出家饭是不容易吃的,要吃种种的苦,但这种苦是消我们无量劫来的重业,最后业尽生西。”

愿以此功德回向: 广公上人莲品增上, 一切众生脱六道苦, 同登莲邦。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