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寺参访上本下振老和尚手记(2004年)

南京栖霞寺拜访本振师父手记(四)
 
    今天周日,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又等到这一天了,早上7点和一帮同修在中央门公交车站回合后,浩浩荡荡一行7人奔栖霞寺而去。这次有新加入的两个同修,他们也是看到末学前面几篇拜访师父的手记后,油燃升起去拜见师父的渴望。
 
    约8点半到了栖霞寺,拜过佛之后直接去拜见师父,一进门才发现,师父不大的客堂里坐满了,大家围着师父正在聚精会神的听开示呢。大家进门一一向师父顶礼。前些日子认真学习了顶礼的仪轨,这次来,总算稍“正式”的给师父顶礼了,好惭愧。
 
    同来的小逸和小疆第一次来,给师父顶礼时有些紧张,师父善解人意,慈悲地的说,不拜不拜了,起来吧,拿些点心吃吃。
 
    桌子上像往常一样摆满了各种瓜子糖果,这是师父自己出钱买来给大家结缘的,想起师父不收任何物质供养的规矩,不禁感慨万千。有时会带些显得无比珍贵的十几颗瓜子三两粒糖果回去给家里长辈们结善缘,给他们讲讲在师父这边的见闻,也希望他们吃了师父加持过的瓜子糖果,早日走上菩提正道,以佛力加持不可思议故。记得有一次,我和同修惊喜的发现,口袋里遗留了一颗瓜子,开心的和同修分享了这一份难得的“法食”。
 
    大家坐定后,我拿出了笔记本,准备做笔记。妙祥师兄看到了,笑着说,还带了笔记本啊?我说,是啊,有些要记下来,怕自己会忘。师父看了看我的笔记本,笑了,说,那我说话要注意了。众人笑。
 
    小逸合十,问:师父,我得了鼻炎,还有息肉,很多年了,也很痛苦,请师父开示这究竟是何因缘?
    师父:医生怎么说?
    小逸:(略)
    师父:生病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四大不调,平时要注意保养身体。一种种是“冤业病”,多是杀生害命造成的,要多做善事,不杀生,护生放生,诵经回向这些冤亲债主;还有一种是定业病,过去生中,或者是现在这一世,造作的罪业太多了。是自己造作罪业的果报。要恳切的忏悔,真正做到清净自心,一心向善,才能忏除业障。所以要明理,找到病根,对症下药。
 
    小逸合十,问:师父,由于工作原因,有时向客人不得不说一些妄语,很难守戒,该如何?
    师父说:说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如何?达不到又能怎样?
    小逸:……..(思考中)
    师父:众生造业不外乎身、口、意三种,合理的事再小也要去做,就是两个人抬个蜢虫都要抬好,不合理的事就是死也不能去做。
    小逸:那为了让别人开心说了谎呢?
    师父:一个人毒瘾犯了,你是不是要给他送白粉?
    小逸:……比如我买了一件很贵重的礼物送给父母,但怕他们嫌贵舍不得,就谎说很便宜,又该如何解?
    师父:不说这个谎又能怎么样?不送又能怎么样?
    妙祥师兄解释师父的意思:孝敬父母,重要的不体现在送贵重的礼物,而是能够亲自为父母做些事,让父母心安快乐,既然父母生活简朴,不喜贵重,就该动些心思买又便宜又实惠的礼物,擅自违背父母的心意,何谈孝敬?
 
    我问:师父,有个同修学的南传佛教,但是国内没有南传佛教的传承,所以目前修行最大的问题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师父,该怎么办呢?
    师父:把心量放大,就不需要到处找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一个人都是师父。学佛就是要明理,还要多看书,书本就是师父。
    妙祥师兄补充:汉地大乘佛教包含了南传佛教的修行次第,请参考研读《小止观》。
 
    我又问:师父,一个同修喜欢喝可乐等饮料,我劝他不要喝了,还是把钱省下来放生的好,他说这是自己的福报,又没做错什么。请问我这么做是否妥当?
    师父摇头叹息:你这又是贪嗔痴!哪有这么劝人的?有意把钱省下来放生还是我执我相,这样做了好事也会受畜生报,放生也要随缘。自己不杀生,吃素就是放生,要懂的自性清净,不正不邪,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故意去做就又成贪嗔痴,就是着相了。
 
    妙祥师兄补充说:上次跟你讲过的,看来又忘记了,佛菩萨的“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大慈大悲的善巧方便都被你否定了!我们学佛不能光走形式,你喜欢放生,天下每天等着被宰割的众生千千万万,你又能放多少?“何需足量革,尽覆此大地,片革垫靴底,即同覆大地。”,遍地荆棘,想让自己的脚不受伤,何需找一个无边的皮革盖住大地,只要找一块像自己脚掌那么大一块垫在脚下,就可以自在行走了啊。学佛后变的苛刻了,烦恼增多了,就要好好反省自己了。所以修行就是做好自己的本份,君子素位而行,待人做事要心平气和,不要出奇,与众格格不入,居士,居家大士,但尽凡情,别无圣解。
    听了师父和妙祥师兄的话,真让我汗颜啊。。。。。
 
    我说:师父,我和同修发心到南京自来水厂前念大悲咒,以让全南京市人民都喝上大悲水。
    师父:你们有这样的心愿是大悲心,很好,但众生是否能受用,要看他们的福报了。
 
    妙智居士问:师父,做好自己的本份跟度尽天下众生是否矛盾?
    师父:不矛盾,自己修行一定程度,才能如此发心,不然就是发的此度众生的心就是伪心。
    妙智居士:菩萨看见众生受苦起的大悲心和如如不动的心是否矛盾?
    师父:动的是什么?不动的是什么?
    妙智居士:……….(挠头思考中)
    师父:菩萨起的同体大悲心,不是爱见心,清凉污染,无我无人,行一切善法,此心与真如就像手掌的两个面,不离不弃。
    妙祥师兄补充:  动的是情,不动的是性。动的是有为,不动是无为。菩萨是来去自如,动静无碍。为什么呢?照见法界体性,彻知诸法实相,虽处生死,无有染污。《华严经》谓:如琉璃宝,虽百千岁处水中,不烂不坏,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净琉璃宝亦复如是,虽百千岁处生死海,而无欲染垢患。为什么无有欲染垢患呢?因为本性出离,不假形式。《决定毗尼经》云:“菩萨一切有为善法,悉皆回向无为善根”。所以,菩萨从初发心以来,即知诸法如梦幻泡影,然而仍以无伪悲心精勤护净,救拔众生。佛门中有句话:偃坐水月道场,大做梦中佛事。此之谓也。菩萨所起的,应是无缘慈,同体悲,不从爱见中来,不从凡情中来,不从染识中来,而是从智慧中来,处处不离智慧。《维摩经》云:“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以大悲故不尽有为,以究竟故不住无为。”所以,菩萨从事种种世间业法,皆能善巧任运,而成就众生,无论动与不动,皆如空谷回音,于无生处起全体大用。其深广智慧,岂可妄测?《维摩》所谓“菩萨虽没,不尽善本,菩萨虽生,不长诸恶”。巍巍乎高哉!
    菩萨的悲智双运境界,一言难尽,所谓此心与真如不二之理,甚深甚深,涉及中观唯识的根本之处,更是难以仓促说透。现在如果难以理解,也不必着急,随着学习的深入,渐渐就会了达。
 
    小逸:师父,每当我看到阿弥陀佛的像时,理智上知道自己要恭敬,求生西方,但感情上却难以发起此心,该怎么办呢?
    师父:那就紧紧抱住佛的腿,不要撒手,让他带去你去西方。(众人笑)
    小逸汗。。。
    师父:见空见相即是错,要在行为和心念上和佛菩萨相应道交。
 
    师父开示间,大家纷纷站了起来,我回头一看,原来栖霞寺的大和尚真慈法师(现任栖霞寺方丈,江苏仪征人,兼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来看望师父了。原来上午将在在栖霞寺举行电影"栖霞一九三七"开拍仪式及万人捐赠大会.大和尚要致词。顺道来看师父。师父虽然腿不利索,资格也老过大和尚,但坚持要站起来迎接大和尚,和尚赶紧制止了师父,大家一番合十问讯后,才又各自落座。
    大和尚:您身体怎样啊?
    师父:腿和手都有些不利索了,呵呵。
    大和尚:您老坐着,多动动。
    师父:时候到了还能怎么样啊,随它去了,你要多保重啊。
    大和尚:要保重,大家都要保重。早就做好了准备,但时候还未到,又能怎么办?
    师父:帽子戴好了,鞋子也穿好了,随来随走,呵呵
 
    听师父和大和尚谈笑风生,感觉他们是如此的自在和洒脱,心中甚是向往和羡慕。又听师父们聊起了1937年的往事,年轻时一起在佛学院学习的道友,又十年浩劫,辗转流离,受尽磨难;然矢志不渝,坚修道果,历尽沧桑,如今笑谈,前尘往事,尽成过眼云烟。
 
    有位师兄带来了摄像机,妙祥师兄提醒他,录像的话要征得师父们的同意。陪大和尚一同来的传德法师摆摆手,说:出家人,不执我相,你照你的。那位师兄赶忙把这令人感动又难得的一幕都记录下来。
    师父:当初出家的衣钵,戒碟,证明,你的还有吗?
    大和尚:早就没有了。
    师父:这样要是调查起来,我们都是非法的啦,呵呵呵。。
    众人笑。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大和尚向师父告辞,赶着去参加开机仪式的致词。众人纷纷起身送别。
 
    院子里一片阳光灿烂,师父晒太阳的时间到了,师兄们忙着给师父搬椅子,调整了一番,请师父落座。众生也围着师父坐了一圈。太阳照在师父身上,也许是很舒服,暂时也没有人问问题,师父打起了盹。过了一会,初春的太阳还是有些辣的,师父晒的有些过了,于是被师兄扶进屋里休息。大家转而向妙祥师兄问问题。
 
    我说:师兄,学佛以来,有时发心很大,心量也大,发菩提心后,经常反省自己做事是为自己还是他人。
    妙祥师兄笑:确切的说,不是心量大,是一种激情。初学都有这样的一种激情,这很好,所谓发心若初,成佛有余,指的是,如果从初发心起,始终保持这份热情和信心的话,早就成佛了,也不会进进退退,流浪生死到今天。因为俺们虽然是下劣凡夫,毕竟也算是远种善根,如《金刚经》所言,闻四句偈生信者,非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乃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所以,俺们要提高自己的勇气。初学有激情更要先明理,先不要发那么大的心,更不要随便说说什么我发了菩提心,让人笑话。华严十住品中说,若有人愿意“以发尖遍量虚空,一一发尖处停留无量劫”,以如许长的时间处于地狱,倍受众苦,以换取一个众生种植善根成就道业的机会,而心甘情愿,勇猛无间,此为菩萨初发菩提心相。你现在可以做到吗?
    我汗。。。。。。
    师兄接着说:我们目前首要的一步是断烦恼。有次一个同修来问师父,说,我每天佛号不断,是不是精进?师父说,不是,因为你烦恼还是很重。所以说烦恼与你持咒诵经念佛多少没有关系。断烦恼先要破除我执,破我执先从把自我利益看轻看淡做起,通俗地说,就是不要太拿自己当回事。赵本山有一个小品,里面有一个脑筋急转弯,问,青春豆长在哪里不会让你担心?答:长在别人脸上。其实这里面就包含了很深的智慧:一切众生的喜怒哀乐,皆从我相而生;断烦恼,是要先从去我相开始的。
 
    小逸:师兄,哦,不对,我还没有皈依,不知道可不可以叫您师兄?
    妙祥师兄:没事的,你有问题尽管问。
    小逸:我以前跟我父母吵架的时候。。。
    妙祥师兄:你胆子真大
    小逸:有时父母很难沟通。
    妙祥师兄:那是你我执我慢重。要不是固执己见,怎么会和父母吵架?做父母的无非是想要你生活好。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一切都要顺从父母的意思,不可违背,为人子,父母恩重难报,如果这一点点要求都满足不了,那什么度众生都是假的虚的,《孝经》云:爱亲者不敢恶于人也,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也。一个真正的孝子不会傲慢固执,不会恼害众生的。孝敬父母除了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外,还要亲力亲为的照顾父母,不能出钱请个保姆了事。要主动迎合父母,察言观色,用最好的语言善巧方便的跟父母交流,体察父母的意思,不要自专,孝子的心是柔软随顺的。
 
    某女居士:徐师兄,以前我开了美容院,经营不是很好,问过师父,师父说不开的好。后来果然经营倒闭,赔了很多钱。这件事对我是个很大的打击,现在做什么都没心思。
    妙祥师兄:为了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用平常心接受这些吧。人都是一运,二命,三因缘,每个人命运都不同,但有一条原则不变,你不要样样好事都占全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要能想到,这已经是上天给我最好的安排了,你就会很坦然接受。很多人拜佛菩萨求财求福,虽说佛菩萨有求必应,但绝不会满足你的贪嗔痴,因为还要为你把关啊,以免得不偿失。另外女子要以家庭为重,工作,赚钱都是次要的,做好自己相夫教子的本份才好。
 
    我问:师兄,关于男相女相的问题,《涅盘经》中云:“若有不能自知佛性者,我说是等名为女人,若能自知有佛性者,我说是人是大丈夫,若有女人能知自身定有佛性,当知是等,即是男子。”既然如此,为什么女子居家要听从丈夫的领导呢?
    妙祥师兄:是啊,以前我不是跟你讲过吗,这是从佛性上讲,众生是平等的,但从女子本身来说,因贪嗔痴重,好妒忌,慢心重故,烦恼增盛,所以要听从丈夫的领导,这是对治我们的习气。
 
    不知不觉,已经下午2点多了,师兄由于昨晚上没有休息好,而我们暂时也没什么问题了,大家都纷纷告辞了师兄。小逸有事和朋友先走了。还剩下我们一行五人去绕舍利塔。事毕,出寺院门的时候,遇到了出家人,我们合十,僧宝朝我们微笑。进进出出栖霞寺五六回了,以前遇到出家人从未如礼问讯,如今知道礼数了,才发现能和僧宝如此交流,好开心啊。
 
妙戒
2004-3-31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