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顶礼一切诸佛菩萨
善逝具足法身及佛子    一切应礼敬处敬礼已
如来胜子律仪趣入处    遵依经教总摄当宣说
昔所未闻此中既未述    韵音善巧亦非我所能
故我亦非意乐为利他    唯为自心练修造斯论
为修善法我心净信力    因作斯论万一能增长
与我根机相等余有情    由见斯论或能成义利
暇满此身获得甚艰难    士夫义利即今能成办
若于此时不勤作饶益    后时此事何从得圆满
犹如长夜黑暗阴云覆    刹那电闪万象暂显明
如是以佛神力加持故    世人福慧万一须臾生
如是常以微弱之善根    极难对抗罪障大势力
是时若无圆满菩提心    余善威力何能遮彼罪
于多劫中恒时作护念    诸能仁主观见此利益
无量士夫多资粮所成    胜乐由斯不难安隐得
百千生死苦痛欲摧坏    有情忧恼不安欲遣除
众多百千妙乐欲受享    菩提心体常应不舍离
若发菩提心者刹那间    生死囹圄坚牢苦逼身
即名一切如来殊胜子    世间天人悉皆应恭敬
如丹点金转成殊胜相    将此不净之身能转成
希有无价大宝如来身    是故于菩提心应坚持
众生唯一道师无量慧    善巧普观见为极珍奇
五趣众生欲求出离者    大宝菩提妙心应坚持
一切余善不久如芭蕉    一次生果凋谢不再生
菩提妙心嘉树常茂密    与果恒时无尽辗转增
如作极恶难容诸重罪    须依有力勇者脱诸怖
若于谁人归投即蒙救    诸谨畏者于彼何不归
菩提妙心犹如劫尽火    刹那能焚诸罪尽无余
是故发心功德量无边    慈氏依怙广为善财说
总摄而言菩提心    应知有二种差别    谓即发起菩提愿    及与趣入菩提行
如人欲行兴趣行    差别如何易了知    如其次第愿行别    智者当知亦如是
愿菩提心虽亦能    于生死中与大果    然不如行菩提心    出生福德恒无尽
普为无边有情界    悉皆解脱安隐故    发心坚固无退转    何时真发如是心
即当从于彼时起    纵令倚卧行放逸    福德势力流无尽    量等虚空遍出生
此有经文可为证    出于妙臂请问经    为利小心有情故    如来欢喜亲宣说
若人但略一思维    欲为有情除首疾    亦为具足饶益想    所有福德亦无量
况为别别众有情    各欲为除无量苦    无量功德各成办    其为福德何待言
纵令若父或若母    孰有如斯饶益心    诸天仙人梵行者    宁有何人心似此
彼诸有情于往昔    为自利故如是心    梦中尚未暂梦见    此利他心从何生
反是绝不求自利    唯为利益诸有情    殊胜菩提心妙宝    空前希有始诞生
一切有情喜乐因    有情诸苦普疗药    菩提妙心福云何    于彼以何量可测
仅唯发起饶益心    犹胜供养诸如来    况于无余众有情    勤作利益安乐事
心欲舍离诸苦痛    现于诸苦转趣近    虽欲安乐而愚昧    摧坏己乐如仇人
若人匮乏安乐具    具足众多痛苦事    谁以诸乐令满足    复为断除诸苦痛
愚痴暗昧能遣除    如此善心何能匹    如斯善友何可得    如斯福德何能及
或为受恩作酬报    彼亦尚应获称扬    况为众生不请友    菩提萨埵何待言
于少有情作抟食    刹那施与一哺啜    轻心嗟来半日施    世人敬赞犹称善
况于无边诸有情    无上菩提大安乐    随心所欲悉圆满    恒时施与何待言
如是佛子大施主    若谁于彼起恶心    佛言随其心念数    当堕泥犁尔许劫
若谁于彼生净信    其果如前倍转增    于诸佛子极珍重    罪垢不生善自增
谁具胜义妙宝心    于彼之身当敬礼    纵损彼者犹沾乐    安乐生处我归依



 
下一篇 >